原标题:地方经济年报陆续出炉 稳中向好态势延续
锚定新年良好开局 地方稳增长举措蓄势待发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继2021年中国经济年报揭晓后,地方陆续交出全年经济"成绩单"。《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十四五"开局之年,多地经济稳健复苏、稳中向好,呈现动力强、态势稳、韧性足的特征。与此同时,面对"三重压力",地方加紧谋划新一轮稳增长实招,并拿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力促2022年经济"开门稳"。围绕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纾困减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揽子具体举措还将密集落地。
根据各地统计局及地方两会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已有江苏、山东、海南、安徽、内蒙古、福建、湖北、上海、北京、重庆、广东、四川、陕西等地出炉2021年经济成绩单,经济稳健复苏、稳中向好成为共同特征。
"十四五"开局之年,多个省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GDP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市共有12个,包括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湖南、安徽、湖北、四川、河南。其中,广东GDP首次突破12万亿元,连续33年位居全国首位。此外,江苏、山东、浙江分别突破11万亿元、8万亿元、7万亿元,湖北、四川、河南均突破5万亿元。
从经济增速上看,北京、浙江、江苏、山东、重庆、安徽、湖北、江西、海南、四川、山西等11个省市2021年GDP增速超过了全国增速(8.1%)。其中,湖北GDP增长12.9%,快于全国4.8个百分点,实现强势复苏。
"总体看,各地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态势,而且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2021年,各地普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在经济总量实现增长的同时,各地继续发展壮大新动能。"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也成为地方政府解读经济数据的关键词。比如,福建进出口表现亮眼,全年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18449.58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增幅比全国高9.5个百分点。安徽新兴动能增势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8.8%,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高13.4个百分点。北京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全年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62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4%。
地方经济年报密集披露之际,不少地方也在谋划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重点,并拿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力促新年经济"开门稳"。
近日接连召开的地方两会释放重要信号。目前,已有29省市公布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基本都高于各自2021年的两年平均增速,其中,近7成省市2022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在6%及以上。围绕稳增长,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纾困减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重要抓手。其中,投资方面,新老基建兼备,并强调旧城改造、保障住房;消费方面,绿色消费、文旅消费、农村消费成为重要发力点。
稳增长还要长短相济打好组合拳。锚定实现新年"开门稳",各地加紧部署一季度具体工作。1月20日,陕西省政府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一季度经济稳增长工作的意见》,提出不折不扣落实惠企纾困政策、挖潜增效振作工业经济、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快速恢复等10条具体政策措施。此外,湖北省召开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推进会,强调实现"开门红""开门稳""开门好",并围绕抓紧抓实工业、抓紧抓实项目、抓紧抓实招商引资、抓紧抓实消费出口等作出详细安排。
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多项政策提前发力下,实现"开门红"将有助于释放政策宽松信号,提振企业生产经营预期,重塑市场信心。在各地加紧谋划新一轮稳增长举措的蓄力下,储备项目有望加快开工,带动需求提前释放,从而起到"早出台、早落地、早见效"的作用。
展望2022年全年,业内认为,稳增长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一方面,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基础投资的托底作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促进消费恢复,增强消费增长动能。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投资方面,应更大力度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好发挥专项债资金带动社会资金作用。提前布局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相关项目。消费方面,一是加快数字技术向线下消费赋能,进一步拉动线上消费增长;二是推动服务性消费恢复增长;三是加快产品供给结构升级,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
高瑞东分析称,多地上调了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提出"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说明稳投资成为稳经济的主要抓手。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推动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资金一季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另一方面,也要撬动更多社会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此外,地方两会上,多地纷纷就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强链补链做出部署,提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
章俊表示,2022年地方政府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高端制造业投资的布局不仅可以推动制造业自身的升级,还将推动消费、基建等升级转型。另外,"碳中和"下的绿色产业建设将成为另一重要抓手。各地将加大建设上游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新能源,加大对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等相关行业投资。
(编辑:文静)关键词: 经济 稳增长 地方全年经济成绩单陆续出炉 稳增长举措蓄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