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由《财经》杂志、《财经智库》、财通汇联合主办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经济重构中的财富管理态势在北京通州举行。谈到养老金第三支柱主要面对的挑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金融系教授胡继晔表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宣传不够,二是每年税优12000元限制了参与者,第三是取阶段交3%的个税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资料图)
未来会否根据个人情况自动加入养老金计划,如可配储蓄、配保险等,能否实现?对此胡继晔认为完全可以做到,就像相机的"傻瓜模式"或者"自动模式",养老金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模式,在养老金自动加入的情况下自动配资,"如果你坚决不同意自动配资的结果,可以自主选择投资;如果你不做选择,则自动默认你选了65岁退休这一年的目标日期基金。"
他表示目前养老金计划之所以还是吸引力不够,是因为年轻人觉得养老距离自己还太远,实际上养老金融就应当从年轻时做起。个人养老金要想大规模扩面,可参考德国里斯特计划:年轻人投入个人账户100欧元,政府再给你配100欧元。他建议为年轻人引入中国版的里斯特计划,比如个人每月投资400元,应当不会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政府再配资200元。这对三四线城市的"小镇做题家"肯定有吸引力,可以消除青年人对于养老的焦虑,"如果这样的话,我坚信我们的年轻朋友们肯定会非常乐意参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姚余栋:刚刚周小川行长做了一个主旨演讲,我也认真学习了一下,周小川行长最后说不要回避难题,要做长期考虑,要治本不治标或者标本兼治,关注养老金对GDP的比例,我们国家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非常低的,有很多历史原因,这个圆桌主要要考虑第三支柱,去年是元年今年是第二年,不要回避难题,现在难题在什么,能不能说一下?我的主持风格是犀利但又比较幽默,问的问题比较狠,谢谢。
胡继晔:非常感谢主办方《财经》的邀请,和姚首席在养老金融50人论坛多年共事,他问这个问题也是问了咱们老百姓最想知道的问题。从去年11月份人社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来,到1月18日人社部发言人的介绍,大约将近2000万人已经开立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我国14亿人,2021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与者4.8亿人,城乡居保参与者5..48亿人,全部加起来超过10亿人,这10亿多人理论上都可以参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目前的实际参与者只有2000万,大约2%,这就是姚首席讲的难题。我想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难题是我们的宣传力度还不太够,很多人还不太清楚什么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这方面全社会都有义务进行宣传,我们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养老金融教育应进一步普及。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这方面的宣传,比如前些天北京地铁口发大鹅,发大鹅就是吸引大家来开设养老金的第三支柱个人账户,说明我们的金融企业非常努力。但还是宣传不够,因为年轻人很少看传统媒体。我们今天的会议也是一种宣传。
第二个难题是对大多数人来讲感受不到税优的好处,原因是能够交个税的人数还不够多。我曾经参与国家税务局的课题,前些年个税纳税人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8亿,现在个税税基提到5千元之后,交个税的人数不到8千万。由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税优只是优惠在个税上,如果年轻人工资太低不够交个税的话,那就意味着他们根本就享受不到税优:既然享受不到税优干吗做这么麻烦的事呢。所以第二就是真正能够享受税优的人数太少,比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10亿人差远了,这是第二个难题。
第三个难题是将来领取时还要缴税,大家有疑虑。如果详细了解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领取办法的话,大家知道还要交3%的所得税。目前自己买基金、买股票赚钱了的话是不用交所得税、个税的,即暂缓或者暂免缴税。如果个人养老金将来领取时要交3%的个税,这个事情让很多的年轻人觉得我干吗未来要去交这3%的个税呢?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我们本来在缴费阶段希望税优,结果领取阶段又要交个税,制度就太复杂了,让大家对未来缴税的事情心存疑虑。我个人建议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可以明确暂缓缴纳领取阶段的所得税。我个人认为这3%的所得税完全没必要,好多年轻人被缴税吓住了,不敢加入个人养老金了。
所以我想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存在的难题主要在以上这三方面,即一是宣传不够,参与人数太少。第二是税优的力度让很多参与者不感兴趣。第三是将来领取阶段3%的个人所得税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谢谢。
主持人姚余栋:周小川行长提出直面问题,大家也提了不少,我也长期研究这个问题,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各个银行开户,买产品有储蓄的,有保险的,有理财子的,有公募基金的四类,有上百种,为什么没有一个默认值,真的看花眼,难道怕投资者告吗?账户积累一定要有一个示范效应,到底收益怎么样?我刚刚查了个人的好像还挣了点钱,有的人可能不一定挣得着钱,将来是不是要有一个默认值,根据你的情况点进去自动配什么,可以配储蓄,配保险,或者混合的,这个能不能做到?胡教授说说。
胡继晔:完全可以做到。2006年美国通过了《养老金保护法案》,核心是提出"自动加入"概念,即法案正式实施后美国新入职的员工要自动加入雇主支持的养老金计划,同时为避免"选择恐惧症",可以根据雇员的年龄自动购买目标日期基金。假设生于1980年的人2006年时26岁参加工作,他应该是2045年65岁时退休,系统就自动让他买2045目标日期基金。为什么美国人搞这个东西?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一种选择恐惧症,面对自己不太熟悉的事务时总是希望有个"自动"模式,比如现在每个人都用手机拍照,默认使用自动模式,就是傻瓜模式。实际上过去大家使用数码相机,95%以上用的都是自动档,为什么?至少拍出来不会出大的问题,当然资深摄影家不屑于使用这个模式。养老金投资也应该有一个"傻瓜模式",那边是自动加入后自动给你配养老金融产品。如果你是金融专家,坚决不同意默认的产品,你可以选别的产品,完全没问题。如果你不做选择,系统自动默认你选择了65岁退休这一年的目标日期基金。
我们的第三支柱为什么没搞这个自动选择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刚刚诞生,如果全都搞目标日期基金,短期赔钱了怎么办?投资者有别的投资意愿怎么办?实际上很多个人养老金投资者买的是20年的工行长期储蓄,当然储蓄目前的利率还不错,超越了现行的定期利率。但一定要注意: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去年最高的时候7%-9%,未来20年内难保中国不会达到这么高的通货膨胀率。如果你只看中了目前的所谓高利率,很有可能将来跑不赢通货膨胀率CPI。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要是真的想把个人养老金进行自动匹配,就自动购买65岁这一年的目标日期基金吧。谢谢!
主持人姚余栋:银行说什么都配点,都不敢得罪,储蓄配一点,保险也配一点。
胡继晔:也可以,根据你的风险偏好来配。但一年才12000元的额度,分散配资意义不大,可以今年买目标日期基金,明年买商业寿险。
主持人姚余栋:第二个想问的还是按照周小川行长说的不要回避难题,2千万不算多,达到预期,按照我们的框架10亿人,有大量的可以进,能不能再把它扩大一些,2千万下一步怎么继续扩展,我们看到了银行对个人年金账户的营销已经非常激烈了,现在问我我都不敢说,银行都找过来了,你领了人家红包没开人家银行个人养老账户怎么交代呢,我不知道有这个问题没有,从2千万怎么再跨个台阶整个5千万1个亿上去,胡教授。您开哪个银行了?
胡继晔:为防止做广告,银行名字保密,但我去年就已经开完了,投入了12000元,今年的也投入了12000元,全部买的是2050目标日期基金。
主持人姚余栋:为什么要拿人家大鹅呢?
胡继晔:我没赶上拿,我只是知道这个事儿,前些日子好像是北京银行在发大鹅,吸引年轻人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关于个人账户,我个人认为,目前之所以还是吸引力不够,还是因为对我们年轻人养老教育不够,就像投资者教育大家都不爱听,我凭什么让你教育。但实际上投资者教育很重要,养老金融教育同样重要,我在中国政法大学MBA高端班开设的《养老金融》课上完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如果真正想扩面的话,最值得参考的是德国的里斯特计划:你只要投入个人账户200欧元,政府再给你配200欧元,这就意味着我只要投200,这个账户里面就有400。很多年轻人根本就够不着月薪5000元的个税纳税线,不要光考虑北京,要考虑全国三线、四线、十八线小城市,年轻人的月收入可能就两千块钱,是拼多多的主力客户。这些年轻人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我个人建议我国应当学习德国的里斯特计划,如果我们的年轻人开户,你只要为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比如每月投上限1000元,全年12000元,你每投200元政府就给你配100元。
主持人姚余栋: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
胡继晔:应该中央政府出钱,为什么要中央政府?今天年轻人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未来的养老问题。有些经济学家提出全民发现金来刺激消费,我觉得可以试试,实际上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都发过。如果我们不发现金鼓励消费,现在最困难的是年轻人,内卷、躺平,都是因为焦虑。为年轻人引入中国版的里斯特计划,我坚信我们的年轻人肯定会非常乐意参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国家拿这点钱进去其实收益更高,可以大幅度减少未来的养老金财政补贴。大家都知道第一支柱养老金的最终责任人是国家,这么多年来我们每年各级财政有好几千亿补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我请我的学生做了个测算,假设给年轻人补500块钱的话,一年财政花的钱可能也就几百亿就解决问题了,与其补老人的养老金待遇几千亿,不如补青年人几百亿。去年我国全国人口减少了85万,减的是新生儿,大幅度增加的却是老人。怎么才能让年轻人愿意生孩子?你让年轻人生孩子你得拿出点真金白银,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给二胎、三胎发放奖励,但大家还是不肯生。我想根本上还是让年轻人对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希望和向往,现在甭管是躺平也好内卷也好,都是年轻人内心深处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我曾经跟我的学生们讨论过这个建议,他们说胡老师你提的建议太好了,如果政府有真金白银补贴的话我肯定参加第三支柱,这就是我对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扩面的个人建议。
主持人姚余栋:第一支柱已经交了8%,因为统筹嘛,有一部分挪用了,确实不够,能不能把个人交的8%移一部分,移4%行不行?这样一下就自动扩面了。
胡继晔:我现在正在承担清华大学董克用教授主持的关于养老金改革的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的子课题,关于这个问题的建议和您的建议一样,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原先的缴费率是单位交20%、个人交8%,这个28%的费率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意大利和法国,美国才12.4%,我们的确太高了。我国2019年把20%的单位缴费降到了16%,但是个人的8%没有变,也就是说现在基本养老保险总缴费率是24%。我个人认为,第一支柱直接平移4%到第三支柱完全可以,但我想更好的是平移到第二支柱,建立类似于英国、美国、荷兰、澳大利亚那种强制性的自动加入制的企业年金。2020年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指导海南探索建立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的试点。如果海南的试点成功,内地都可以学习海南,把我们普遍的企业年金建立起来。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养老制度并轨,实现了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公平,但事实上还有一个不完全公平的地方,就是第二支柱。机关事业单位有强制性的职业年金,但企业年金是单位自愿建立的。2004年我国就推出了企业年金制度,截至2021年末,17年了,我国仅有11.75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与职工2875万人,比第三支柱两个多月的参与者2000万人没多多少,充分说明建立企业年金太难了。我带着学生做调研可知,让普通的中小企业自愿建立企业年金基本是不太可能的,原因是社保、税收负担已经太重了,企业无力再建立企业年金。
但是,如果我们通过政策改革把第一支柱个人账户里的4%缴费平移出来变成企业年金,企业当然无权干涉,只是来组织这个企业年金,可以根据雇员的情况,增配1%也好,2%也好,最多增配4%,这样就可以建立普遍的企业年金制度,缩小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差距。现在我们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不到8%,如果提到80%,按刚才万总所讲的,我们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就打通了。当然企业年金更重要的原因它是单位组织的,是由雇主主持的养老金计划,雇员不用考虑如何投资的问题。2004年到现在企业年金的年化收益率在8%左右,已经相当不错,全国社保基金是8.3%,更高一点。企业年金能做到这么高说明什么呢?至少比我们自己去投资股票、基金要好一点。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我国把现有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24%的缴费率再降到20%,把多出来的4%要求所有的企业都划拨建立企业年金,单位再配一点,1-4%均可,这样就可以建立普遍的企业年金制度。企业招聘的时候,可以告诉潜在的员工:我们为企业职工又增配了4%的企业年金,合计8%,是不是对员工的吸引力更强一点?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建议。
主持人姚余栋:根据我这个主持的惯例,咱们要做点总结,一分钟,去年是元年,今年第一年,最迫切的完善整个顶层设计的应该是什么事,每个人简单一句话,胡教授先,第三支柱养老的事。
胡继晔:我认为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最迫切的就是要扩面,而且我强烈建议通过给我们年轻人直接在账户里边配资的方案来扩面,谢谢。
(编辑:文静)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