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华锡)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建议短视频平台对未成年用户强制开启青少年模式,最大范围地保护未成年人浏览适龄内容。
姜耀东说,《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互联网已成为当代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社交、娱乐工具,对其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他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未成年网民对于网络信息来源的鉴别意识不高、鉴别能力有限,而短视频平台的内容良莠不齐,再加上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浏览过的内容进行同质内容推荐,因此主播在所创作的短视频内容中所展示或暗含的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小觑。
"正是基于对网络短视频平台种种乱象的高度关注,和对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各种管理办法对短视频平台进行规范和整治。"姜耀东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明确要求,短视频平台也推出了"青少年模式"供用户自行选择,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网络不良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据《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的比例为48.2%,给孩子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的家长比例为47.3%。他认为,经过调查发现,尽管85.9%的未成年人和91.6%的家长都知道青少年模式,但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长均不到五成,四成家长认为青少年模式效果不够明显,一成未成年网民表示对青少年模式不满意。
为此,他建议短视频对未成年用户强制开启青少年模式。短视频平台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开发提供各类便捷有效的"辅助监护"技术和工具。
姜耀东在调研中发现,短视频平台目前所使用的"青少年模式"只在用户每天第一次打开平台时进行提醒,且是由用户自行选择。
"如果平台要求用户进行身份认证,那么,针对完成身份认证的用户,平台可根据身份认证对未成年用户开启‘青少年模式’。"他说,而针对没有进行身份认证的用户,平台可默认该用户进入"青少年模式","这样可以最大范围地保护未成年人浏览适龄内容。"
(编辑:文静)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