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经纬3月28日电 (魏薇)"提振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2023年,如何能够把更多的购买能力、更多的储蓄、更多的欲望变成即期的购买能力、即期的消费需求,这非常重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 来源:中新经纬 魏薇摄
面向未来,应如何提振消费?陈文玲提出,首先,要提振消费信心,让老百姓能够放心大胆地进行线下消费;其次,要解决收入源的问题,使绝大部分人有较高的消费意愿,表现在最终消费率比较高的人群具有消费能力。要培育企业、支持企业,让企业迅速恢复元气,恢复吸纳劳动力的海绵作用,使一批人能够有岗位、有收入。
陈文玲认为,可以考虑采取阶段性修复政策,修复消费能力,比如在两年内房贷能否延缓偿还,企业房租能否暂时免交。要重视在修复期给予企业支持,保护个人的基本消费能力,在两年修复期后,有了正常就业、正常收入,恢复到常态后,这些政策就可以取消。
陈文玲表示,第三,中国是储蓄型社会,用现在储蓄支付未来的支出、全生命周期的消费支出,现在应考虑如何使一部分存量的储蓄变为即期消费能力。
"去年中国新增17.84万亿存款,这其中约70%是定期存款,30%左右是活期存款,这部分活期存款可以转化为即期的消费需求,这也是今年提升消费的重要方面。"陈文玲说。
她认为,未来在全生命周期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要有更加完备的制度,让居民减少对未来的忧虑,这样就可以让消费者将预期的支出拿到即期来消费。
陈文玲指出,第四,要提升对高端人群的供给能力。高端人群具有比较强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但他们的消费意愿很低,没有相应的和充足的供给品。
陈文玲提到,第五,要提升现代服务能力,使消费者感受到便利、舒适。实际上,随机购买的消费者比重比计划购买要大,所以提升服务能力对于创造供给、挖掘潜在消费需求至关重要。
"扩大消费需求不是一句话,是一个完整的制度设计,要考虑到短期和长期的结合,要考虑到收入和支出的结合,还要考虑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合,这应该是一种相互适应的匹配关系。"陈文玲说。
(编辑:文静)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